无障碍通道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文化部关于干部、工人退(离)休工作的规定
时间:1991-06-17
字体:

(1991年6月17日文化部令第4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关于认真执行干部退(离)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组发[1988]9号)精神,为在我部全面贯彻执行干部退休(含离休,下同)制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干部的正常交替,使退休工作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轨道,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文化部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退休工作。


第二章  关于退休的准备工作


  第三条  各单位人事部门每年十二月十日前须将第二年本单位达到退休年龄人员的名单报人事司和主管局备案(此名单需按组通字[1990]24号文件要求核准生辰年月,执行时不再更改),并提前一年通知其所在工作部门,不再安排新的较长期的工作项目;艺术院校提前一至两学期不安排连续的教学或研究项目。

  第四条  各单位要提前做出各级领导与退休人员谈话的计划,提前通知本人,使之做好思想准备;领导提前一至三个月与本人谈话,对其提出的困难和要求,能解决的尽量给予解决,实在难以解决的要做好思想工作。


第三章  关于正常办理的程序


  第五条  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处以下(含处级)党政干部、专业干部和工人,不需本人提出申请,在其到龄后的第二个月按规定办完有关手续,第三个月起改按退休工资计发,不再列为在编人员。以上手续办完后再办理退休证等事宜。

  第六条  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司局级干部,凡不再继续留任的,先由任免机关免去职务后,再办理退休手续;先免职、后到龄的,办理程序同“第五条”。


第四章  关于暂时留任,暂缓办理


  第七条  对司局级干部中少数确因工作需要暂时留任的,经批准可以留任,但留任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一年。

  第八条  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职务(指主席、副主席),艺术上、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特殊贡献的杰出高级专家,经批准,可以暂缓退休,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工作。聘任专业职务的,占本单位专业职务限额。

  第九条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协常委可在换届不再任职后办理退休手续。

  第十条  需派驻国外,但任期内将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员,一般不安排派驻。少数确需派驻的,可在任届期满后办理退休手续。


第五章  关于延长退休年龄


  第十一条  少数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限额允许,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第十二条  当年延长退休年龄人员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退休专业人员百分之三十。

  第十三条  对确定延长退休年龄的专业人员,一次只批准延长一至二年。如需继续延长,应再次报批,但不得超过规定延长年龄的最高期限(正高级专业人员为七十周岁,副高级专业人员为六十五周岁)。

  第十四条  担任行政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的专业人员需延长退休年龄的,应先免去行政领导或管理职务,再办理延长手续,以使他们集中精力继续从事专业工作。确因特殊情况需保留职务的,要按审批权限报批。

  第十五条  延长退休年龄的专业人员被聘任专业职务的,占本单位专业职务限额。


第六章  关于发给百分之百退休费的条件


  第十六条  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高级专业人员,其退休费可按原工资额的百分之百发给:

  (一)建国前从事专业工作的。

  (二)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满六十周岁的。

  (三)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前已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含文艺六级及其以上人员)。


第七章  关于提高退休费标准


  第十七条  对有重大贡献的专业人员、干部和工人,退休(不含离休)前仍保持其荣誉的,退休费标准可适当提高,提高的幅度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国家统一颁发的科学奖、发明奖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集体奖中的主要作者和发明者),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百分之十五。

  (二)省、部级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国家科学奖、发明奖的三等奖、四等奖获得者(集体奖中的主要作者和发明者),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10%。。

  (三)全国行业系统的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不享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待遇),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5%。

  第十八条  提高退休费比例的计算方法是,按北京市人事局、老干部局、财政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退职人员增加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通知》(京人退〔1992〕第18号)精神,先加上发给退休职工的困难补助8~15元(连续工龄满30年以上,退休费与困难补助之和不足本人原工资90%的可按90%发给),然后再加上因特殊贡献增加的5%~15%。合计后的退休费最高不得超过本人退休前的标准工资。北京市规定的享受困难补助的年代计算方法,不作为更改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依据。

  第十九条  建国后从国外或者从香港、澳门、台湾回来定居工作的高级专家,不受参加工作年限限制,其退休费均按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退休干部的最高标准百分之七十五发给。其中有重大贡献的,再按第十七条的规定提高退休费比例。


第八章  关于返聘


  第二十条  已退休的少数高级专业人员确因工作需要,本人自愿,身体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批准,可由需用单位进行返聘。个别中级专业人员和特技工人,因特殊需要也可返聘,但要从严掌握。党政干部和普通工人一般不返聘。

  第二十一条  返聘人员在受聘期间除退休费照发外,可发给一定数额的聘用金。聘金数额由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受聘人员的作用自行确定,但一般不超过本人退休前基职工资的百分之五十。

  第二十二条  返聘金来源,机关从业务费中支出,事业单位从事业费中支出,企业单位从企业管理费中支出,一律不另追加经费。返聘人员在返聘期间除获取聘金外,其他待遇同退休人员。

  第二十三条  返聘时间一般为一年,期满后视情况可以停聘或续聘。返聘期间不得安排行政、业务领导职务。


第九章  关于审批权限


  第二十四条  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司局级干部由所在单位填报《干部退(离)休审批表》,有主管局的单位经主管局审核,没有主管局的部直属单位和部机关经人事司审核,报部批准;司局级以下党政干部和专业干部由所在单位审批;机关处以下(含处级)干部由人事司审批。

  第二十五条  少数确因工作需要暂时留任的司局级干部,征得中组部同意后,由部审批。

  第二十六条  办理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的审批手续,由单位报文化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七条  办理延长退休年龄的审批手续,有主管局的单位的副高级专业人员由主管局审批,报部备案;正高级专业人员以及没有主管局的部直属单位和部机关的正、副高级专业人员由人事司审核,报部批准。在延长期内确因特殊情况需保留职务的,有主管局的单位经主管局审核,没有主管局的部直属单位和部机关经人事司审核,报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办理提高退休费标准的审批手续,凡提高百分之五至十五和提高到百分之百者,有主管局的单位经主管局审核,没有主管局的部直属单位和部机关经人事司审核,报部批准。

  第二十九条  办理返聘手续,用人单位与受聘人员需签订合同,由用人单位审批;部机关由人事司审批。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已经退休的人员,一律不得重新复职。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解释权在文化部人事司。以前文化部所发文件与此规定不一致的,按此规定执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