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通道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听见琴声 | 钟頴仪:合作区澳门律师增幅65%,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时间:2023-09-19
来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南方+
字体:

  来源:行政事务局、南方+

  “你们好,用粤语还是普通话?”一进门,钟頴仪便主动与媒体打招呼问。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两年来,她已习惯在粤语与普通话之间双语切换,与内地和澳门的同事、媒体、朋友交流工作。

  横琴与澳门,拥有“两种社会制度、两个关税区、两种税制体系、两种货币”的特殊差异。推动琴澳两地法治融合,持续完善合作区法治保障体系,是更好地推动澳门长期稳定繁荣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课题之一。

  2021年9月,备受瞩目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两年来,从商事调解、商事仲裁、横琴珠港澳(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一批跨境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的成立,到各机构一站式办公模式的创新实行,法治建设在合作区踏上了更高的台阶,护航合作区扬帆启航

图片


  
PART.1
       以科学立法健全合作区法治体系

       记者:两年来,合作区在法治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及亮点?


  钟頴仪:目前,合作区已有律师事务所22家、执业律师332名,其中联营律所5家,港澳律师47名,其中澳门律师增幅达65%,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立法方面,合作区成立当天,广东省人大出台了有关合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这是支撑合作区运作的第一部法律文件。随后,省人大为合作区制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这是合作区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

  珠海市人大同样为合作区制定了两部地方性法规——《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技术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执业备案管理规定》。这两项民生方面的立法项目,让澳门专业人士在合作区执业更便捷。

图片

  两年来,制度建设一直是法律事务局的重点工作。截至目前,针对合作区出台的政策文件有26份。当中,有中央、国家机关出台的,也有省、市出台的,合作区出台的有13份,包括降成本十条措施等。在规范性文件方面,执委会及各工作机构在过去两年共制定了28份规范性文件。

  两年来,广东省政府共下放159项职权给合作区执委会,进一步便利市民、企业办事,优化合作区营商环境及居住环境。


  
PART.2
       在法治领域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环境。在合作区工作两年,您有何感受?琴澳两地制度衔接方面遇到了哪些挑战与机遇?


  钟頴仪:作为澳门特区政府委派到合作区的工作人员,我认为在合作区工作还是很有挑战性的,首先要了解内地的工作模式,粤方同事也会了解澳方同事的工作思维。起初,我们是相互了解、磨合,如今已进入高速运作的阶段

图片

  关于制度衔接,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介绍,一是内容方面,二是路径方面

  在内容方面,合作区基础性法律适用内地法律,其他领域包括民商事领域,有条件与澳门对接。是否可以为合作区制定一部类似澳门《民法典》的法律?短期内难以实现,这并不符合现实情况。民商事领域制度广泛,且环环相扣,需要先了解诉求,再精准突破。另外,对于内地未有而澳门已有的法律规范,可提炼精髓,再在合作区制定符合内地法则的规范。

  在路径方面,内地制度建设的方式与澳门不同。澳门制度建设的方式主要是法律及行政法规。内地有不同路径,包括立法、制定政策以及规范性文件。因此,需要先弄清楚拟规范的内容,再探讨最合适的可行路径。

  上述介绍为制定规范来实现制度衔接,另外两种与澳门规则衔接的方式是仲裁与调解。在有涉外因素的情况下,当事人可共识选择适用域外法解决纠纷。合作区与澳门关系密切,虽然不能将澳门的法律制度适用于合作区,但可以通过仲裁、调解的方式进行衔接。

  总体来看,合作区的制度建设,融合了内地和澳门两种不同制度,对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很有意义。从有关的数据、增幅及司法部对合作区联营所等创新探索的肯定,可看出业界对于合作区抱有信心,积极支持合作区发展。


  

       记者:刚才您提到调解和仲裁适合合作区,请再介绍一下调解和仲裁目前在合作区的大致情况?


  钟頴仪:在仲裁方面,目前横琴国际仲裁中心与澳门相关仲裁组织联动,组建了琴澳仲裁合作平台。通过仲裁平台,各参与的仲裁组织可以自身名义受理案件,同时共享办案秘书、场地、系统,让内地和澳门的仲裁业务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和合作。截至今年7月底,横琴国际仲裁中心名册共有930名仲裁员,其中澳门仲裁员有73名,今年共处理涉澳案件33件

  在商事调解方面,今年4月28日,横琴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揭牌成立,随后发布了调解规则。目前,调解中心的名册有129名调解员,其中澳门调解员21名,成立后已成功处理2个案件。

图片

  为推动商事调解发展,法律事务局正草拟商事调解条例,并探讨向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进行立法。商事调解在国内属于崭新课题,尚未有法律规范,期望合作区能作为试点,规范相关行业发展。


  
PART.3
       法务集聚区释放示范效应

       记者:今年,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正式投入使用。该集聚区将如何协助推动合作区的法务工作?


  钟頴仪:组建法务集聚区目的是集中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让各类公共法律服务相互支撑,为大众、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图片

  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有几大特点,一是涉澳、涉外元素突出,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可为琴澳两地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交流与法律培训的平台,为琴澳居民、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二是提供商事领域的法律服务,包括仲裁、商事调解及公证服务。横琴公证处可提供商事登记+公证一站式服务。此外,集聚区也集中了一批高端智库,在法律领域、政策改革、规则衔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期望,在集聚区的不同法律服务机构能有机结合、凝聚力量,为合作区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下一步,横琴法律事务局有何工作计划?


  钟頴仪:横琴法律事务局将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指出的2024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推进工作,特别是继续推动分线管理配套政策落地实施、动植物检验检疫“精准放开”政策、“澳门新街坊”配套政策等。

  在法制建设方面,横琴法律事务局将争取尽早将商事调解条例草案报送珠海市人大,推动立法。省政府正在组织下放第二批省级职权,横琴法律事务局也将全力配合有关工作,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梳理需要由珠海市承接的职权。

  在法律服务方面,横琴法律事务局将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服务,特别是研究引入法律查明服务,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培训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