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沟通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搜索
搜索
手机版 电脑版
横琴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这样进家庭、进社区、进社会!
来源: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 发布日期: 2024-11-18 字体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横琴中心幼儿园引领育儿新风尚!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横琴中心幼儿园”)在“教联体”建设精神引领下提出了“三进”科学育儿指导的构想,即“教育理念进家庭、教育资源进社区、教育活动进社会”,旨在通过“三进”科学育儿指导模式,实现家园社三方的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01 教育理念进家庭 缓解育儿焦感

  横琴中心幼儿园建立以党员教师为核心的“三进”科学育儿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团队与家长建立个性化沟通机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通过一对一沟通微信群、一对一家长会、育儿困惑咨询会、心理陪伴室等活动,根据不同家庭提出的育儿困惑,收集相关文献并进行定制式的面谈计划,在轻松的面谈中,疏解家长育儿焦虑、制定个性化的家园合作计划。

  家长反馈:“这样的咨询服务像是‘私人定制’的育儿指导,对家庭特别有帮助。”

图02园长、党员教师智囊团为家长解惑.JPG

  此外横琴中心幼儿园还通过家庭教育宣传周、家长学校、育儿策略分享会、家长工作坊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传递给家长,增强家长的育儿知识和技能,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02 教育资源进杜区 搭建共育新平台

  横琴中心幼儿园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幼儿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社区亲子家庭入园参加丰富多样的主题亲子活动,与社区一起开发了“亲子定向越野游戏”“浓浓腊八情”“世界海洋日游园”“蹦床乐园体验”“绿植景观DIY”“自制曲奇分享”“亲子阅读”等品牌活动,将劳动教育、美育、体育及传统文化常识等融入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幼儿理解传统节日,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和核心素养。  幼儿园设立幼儿入园开放日,邀请即将入园幼儿家庭进园参观,组织幼儿开展幼儿园学习与生活系列体验活动,帮助幼儿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生活,为入园做好准备。

图05“浓浓腊八节,温暖亲子情”亲子活动.jpg

  同时横琴中心幼儿园还开展了送课进社区等“走出去”的活动,结合居民需求,开展科学、体适能、亲子阅读、妙事多音乐、节日节庆等主题的亲子活动。

  横琴中心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开展的“亲子绘本活动”,教小朋友们从触摸绘本到翻看绘本,再到实践绘本中的手工制作,让小朋友逐渐爱上“看”绘本,习惯“看”绘本。

  除了面对小朋友的活动,幼儿园还社区的父母、长辈们做科学育儿的经验分享

  一位妈妈在参加完“与幼儿一起家中阅读”的亲职工作坊后说,“我每次看孩子画画都是说很棒,看了老师示范才知道评价小朋友的画可以描述具体的细节,也要看到并夸奖小朋友的创造过程”

  这样的家园社互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在身边。

  03 教育活动进社会 延展教育边界线

  横琴中心幼儿园围绕“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办园理念,扩大幼儿学习的边界,与横琴文化艺术中心、长隆、星乐度、橙子农场等社会资源合作,开展幼儿行走教育。

  幼儿是最有好奇心的阶段,也是最热衷于探索的阶段,横琴中心幼儿园的“行走教育”以幼儿的疑问开端,带领孩子通过探索寻找答案。

  有一位小朋友在植树节时问到“植树节为什么要种树?”。

图09幼儿在古树公园写生.jpg

  于是幼儿园组织了小朋友参观横琴粗沙环的古树公园,让小朋友亲眼见证古树的壮丽与岁月的沉淀,通过写生记录下古树的美丽;通过街头采访,了解居民对古树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还体会到了作为社区一员对自然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幼儿园每年邀请南海前哨钢八连、横琴检察院未检办、蓝天救援队、广医一院横琴医院、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设计者等社会资源进校园,丰富幼儿的社会学习

  横琴中心幼儿园还会通过大型活动邀请家庭中的父亲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图11爸爸陪伴的力量爸爸跑团活动.jpg

  2024年5月26日,幼儿园组织了第十届珠海市幸福“家”年华暨爸爸陪伴的力量之爸爸跑团横琴赛区活动,来自琴澳215组家庭燃情开跑,通过时尚且创意的亲子跑团运动形式,倡导和鼓励父亲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鼓励父亲参与孩子成长。

  通过实施“三进”科学育儿指导项目,横琴中心幼儿园培育了一支“三进”专业教师团队,促进了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良性互动,家长的育儿观念得到了更新,家庭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社区居民对幼儿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渐形成了园社资源共享模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