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沟通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搜索
搜索
手机版 电脑版
首届!横琴伯牙小学发布教育创新“伯牙方案”
来源: 首师大伯牙小学 发布日期: 2025-09-03 字体

 2025年8月26日下午,横琴伯牙小学首届博雅论坛举行。论坛以“博雅融通·创变未来:面向高质量的教育生态重构与校本探索”为主题,创新采用“成果发布-专家点评-跨界对话”三维模式,系统呈现琴澳融合、跨学科教学、青年教师成长三大领域的创新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生态重构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伯牙方案”


图片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学习

这份“伯牙方案”

  

图片

  

依托琴澳融合

扎根区域,铸就特色教育新典范  


  在琴澳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横琴伯牙小学深度挖掘琴澳两地的独特优势与丰富资源,构建起具有示范意义的区域教育共同体


红色家书: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陈炜灵团队发布的《以红色家书铸魂育人:琴澳融合背景下小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实效研究》,通过深入挖掘琴澳红色文化资源,组织琴澳学生开展红色家书接力诵、红色文化实地研学、跨校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起跨校际、跨区域、跨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政治认同,为区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创新范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项目成果斐然:2024年6月,项目开题面向珠海市进行公开论证示范;2024年11月,课例成果在珠海市教研活动“红色家书育新人·琴澳思政绘蓝图”中进行公开课展示;2025年1月,“大手拉小手·红色家书接力诵”项目案例荣获2024年广东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优秀爱国主义教育案例”


具身践行:探索文化自信内生路径



  赵晓颖团队的《项目驱动·具身践行:探索文化自信内生新路径》,联合澳门培正中学开展项目式学习。该项目以横琴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为契机,通过前期探索、项目研学、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究等具身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蜀文明和三星堆文物,探究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思考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培养了琴澳学子的文化认同、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图片

图片


  2025年3-5月,横琴伯牙小学与澳门培正中学依托联研课题,以横琴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为契机,开展“博物馆文化赋能”专项实践和主题研讨,得到与会专家、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刻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演进脉络


图片

图片


  相关教研成果于2025年5月进行琴澳跨区域公开课展示;相关主题讲座“琴澳一体发展视域下文化自信教育的多维视角”和课例“三星堆与汉字的美丽邂逅”于2025年7月在广东省南方教研大讲堂公开展示

  

  这些成果精准回应了琴澳教育协同发展的时代命题,为区域教育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为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教育品牌筑牢了坚实根基。

  

跨学科教学

突破壁垒,构建素养教育新范式
  

  在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浪潮中,跨学科教学成为教育创新的关键方向。本次论坛中,多支团队展示了跨学科融合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


诗乐舞韵:融合美育与学科教学


  霍鹏羽、杨帅、李伟代表团队发布的《构建以中华美育精神为核心的小学诗乐舞跨学科教学新范式》,将古诗吟诵、音乐编创、舞蹈表演与美术创作巧妙融合,开发出“诗乐舞跨学科学习”资源。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文学理解、艺术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在美的熏陶中培养了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实现了美育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案例《诗乐为舞,溯源中华传统文化——以伯牙小学构建“三位一体”诗乐舞跨学科融合特色课程为例》荣获广东省2023年中小学校美育优秀案例二等奖、珠海市2023年中小学校美育优秀案例二等奖。小组唱《明日歌》参加珠海市第三十五届青少儿艺术花会声乐小学组比赛,荣获铜奖。


地域赋能:探索数学跨学科学习


  黄荣馨团队的《融汇琴澳:地域文化资源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巧妙地将琴澳地域资源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数学学科为核心,有机整合地理、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多学科整合的任务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实现了地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跨学科教学范式突破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框架,构建了素养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全面、多元的发展之路

  

青年教师成长

经验转化,搭建专业发展新平台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与希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语思共进:聚焦语文教学改革


  崔玲、林安琪团队的《语思共进:构建深度教研新样态,探索素养落地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困境。通过开展深度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从文本分析走向课堂实践,实现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的双重目标。该成果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课例成果多次于北京进行公开展示

以赛为镜:规划青年教师成长路径



  张姝独立汇报的《以赛为镜:从“经验” 到 “研究”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系统梳理了青年教师通过教学竞赛实现专业跃升的有效路径,通过“赛前准备—赛中应对—赛后反馈”三阶段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教师将课堂实践经验提炼为研究课题,形成可推广的教学策略。这一模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效解决了“经验型教师难以转化为研究型教师”的普遍难题,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坚实阶梯。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本次论坛中,多位青年教师展示了基于该模式取得的优秀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彰显了青年教师的无限潜力与活力。

  

专家点评

精准指导,理论与实践双向赋能
  

  专家点评是论坛的重要环节,为教育成果的完善和提升提供了专业指导。储强胜、崔嵘两位专家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论坛成果进行了全面、深入、精准的点评


图片

图片


  在两位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各团队将对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教育实践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

横琴伯牙小学将继续秉承

“博雅融通·创变未来”的科研理念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为合作区教育

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