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旨在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血压监测的重视程度、加强血压的自我管理,控制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高血压以及如何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3%、37.8%和59.2%。
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总体性上升趋势,估计全国有2.45亿的成人都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危人群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h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超重28kg/㎡≥24kg/㎡;肥胖:BMI≥28kg/㎡;腰围≥90cm(2.7尺),女≥85cm(2.6尺)为腹型肥胖)。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以上人群需要每半年测一次血压!
(1)血压达标标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科学监测血压: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应按规范测量2—3次。
(3)血压超过130/80mmHg: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无障碍沟通
简体
智能问答


粤公网安备 4404920200000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