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关于“肺”方面的手术很多人脑海里就立马现出开胸、大切口和各种插管、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尿管……在广医一院横琴医院,现在无需插管,也可完成手术!
几个月前,刘女士通过“肺健康计划”发现左肺上叶一处大小约17*16mm的肺结节,经过持续的医学观察,医生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入院手术治疗。胸外科主任医师邱源教授结合患者病情及年龄,在董庆龙教授麻醉科团队配合下,结合“无管”技术行左下肺结节定位后楔形切除术,成功为其切除病灶。

术后5分钟,刘女士苏醒并拔除喉罩,未经历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术后不久就可以自己进食与饮水,身体也在逐日好转,感谢医生的技术”。那么,何为“无管化”技术?
董庆龙教授介绍,“无管化”是指术中无须气管插管(Tubeless技术),手术过程患者保持自主呼吸,无须借助呼吸机,术后无须留置胸管、导尿管。与传统插管手术相比,“无管”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传统气管插管
传统术中气管插管,可能会增加引起如肺部感染、通气压力肺损伤、支气管痉挛、心功能受损等各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此外,也会给声带、咽喉等带来损伤,引起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刺激性咳嗽等不适。
此外,由于麻醉中使用了肌松药,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因此术后患者早期活动、进食和排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留置导尿管还对膀胱和尿道有刺激作用,常引起术后不适。

“无管”技术
➤ 避免了气管插管的损伤和对神经的影响,可以快速恢复进食与行走,增加营养吸收与代谢,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 避免肌松药的残留作用,肌力恢复时间延长,呼吸肌肌力不足,通气能力不足,有效通气量下降。
➤ 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水平。在对比研究中发现,非气管插管组的炎症水平低于气管插管组,因此,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较少,使用抗生素时间也较短。

“‘无管’微创胸腔镜手术除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精湛程度要求高外,对麻醉医生的要求也相当高。”董庆龙教授介绍,在非插管麻醉中,麻醉医生需要将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等多种麻醉方式进行个体化的组合与搭配,根据患者的情况与术式进行评估与选择,既保证患者的术中稳定,又利于其术后康复。同时,还需要麻醉医师对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有着相当高的承受能力和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除肺结节及早期肺癌根治术外,广医一院横琴医院胸外科还将“无管”技术应用于如肺大疱切除术、手汗症根治术、肺段切除术等胸腔镜手术,帮助众多患者快速康复。
无障碍沟通
简体
智能问答


粤公网安备 4404920200000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