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沟通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搜索
搜索
手机版 电脑版
手术用时不到1小时!救回患者生命!
来源: 广医一院横琴医院 发布日期: 2024-11-14 字体

  近日,一名52岁工人突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危重,广医一院横琴医院迅速响应,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多学科专家紧密合作、接续治疗,为患者成功实施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挽救其宝贵生命。

  此次救援展现了广医一院横琴医院应急响应能力和急危重症的系统化救治能力提升,可以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危重救治一体化”,更好满足琴澳地区急危重症患者医疗需求。

  PART 01 高血压性脑出血致严重昏迷,多学科接力抢救!

  事发当日中午12点,邓叔(化名)在工地工作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意识逐渐模糊。不久,工友们发现他倒地昏厥,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10分钟后,广医一院横琴医院急救团队将患者接回急诊科抢救室,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郭敏军现场指挥初步评估和紧急救治。

       郭敏军副主任医师检查发现,患者血压高达189/145mmHg,双侧瞳孔散大,呼吸减弱,心率减慢,患后患者心脏骤停两次,通过心肺复苏术和药物治疗恢复自主跳动。急诊CT显示,患者脑干大量出血,左侧侧脑室出血伴脑室系统积血,侧脑室形成脑疝。医生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利尿脱水降压等对症治疗。结合症状及CT影像,郭敏军副主任医师判断患者属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邀请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并联系重症医学科,将患者转入ICU病房进一步监护治疗。

  格拉斯哥转归评分(GCS)将昏迷患者归为1-15分,其中,4分级以下为重度昏迷,而患者的评分为3分,救治成功的机会变得渺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瞿文军表示,“患者处于濒死状态,如果不立即手术,他的生命会在24小时内结束”。手术治疗迫在眉睫!术前准备在急诊科、ICU病房和手术室同步进行,医护团队从抢救邓叔入院到将其送入手术室仅用时1小时

  PART 02  用时间换空间,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抢回一线生机

       脑出血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会使脑功能受损,继而引起全身各系统混乱,如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失衡、呼吸功能衰竭无法自主呼吸,甚至心脏停止跳动,届时便再无救治的可能。“我们的策略是用时间换空间”,瞿文军主任医师决定为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

       这是一种紧急减压抢救措施,在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让整个脑室内的血性脑脊液流出,进行脑循环引流,降低颅内压,从而减少活性物质对脑组织的损伤,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在麻醉科手术室医护团队配合下,瞿文军主任医师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在左右脑室额角穿刺,将引流管置入脑室内,把血引出,并对血块进行溶解,术中引流出60ml血液。

       手术用时不到1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脑部血液循环,返回ICU继续治疗。目前,邓叔已恢复清醒,并于11月10日出院回老家康养。邓叔的儿子也是一名医生,他表示,“父亲能在很短时间内进行一场成功的手术,真是很幸运”。

  PART 03  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这些→

       瞿文军主任医师介绍,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长期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改变,血压升高而引起脑内动脉破裂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目前,该疾病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在活动、激动、用力时突然起病,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麻木,感觉障碍和失语等症状,可伴有意识障碍,如躁动、嗜睡甚至昏迷

       秋冬季节到来,气温变化快,脑出血患者逐渐增多,瞿文军主任医师强调,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注意血压、血脂、糖尿病情况,遵医嘱按时服用降脂、降压、降糖药物;

       ➤  如果有头痛、胸痛,太阳穴有肿胀感,要及时就医并规范用药;

       ➤  避免饭食太咸、油腻;避免剧烈活动和寒冷炎热天气注意温度变化。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