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如何判断?
一起来看看!
↓↓↓
  
邹女士(化姓)这两年来心里总像压了块石头,心前区的闷胀感时轻时重,却挥之不去。近日,她来到广医一院横琴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陆东风门诊就诊。陆东风结合她的症状,为她安排了针对性的检查——心脏彩超和右心声学造影。
经超声科主任医师何炼图检查,邹女士被明确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广医一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志裕团队为她开展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不仅解除了她多年的胸闷之苦,更有效预防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房门”失守:心脏里的隐秘缺口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殿斌介绍,房间隔缺损(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缺陷,简单说,就是本该将左、右心房完全分隔开的“墙壁”(房间隔)上,出现了一个或大或小的“洞”。这个洞的存在,破坏了心脏正常的血流路径,会让左右心房向血压小的一侧挤压。
卵圆孔未闭(PFO)多发生在胎儿时期,卵圆孔是连接左右心房、维持血液循环的生命通道。出生后,随着呼吸建立,这个孔通常会在几个月内自然闭合。如果未能完全闭合,就称为卵圆孔未闭。它通常更小、更“隐蔽”,如同门缝未能完全合拢。

▲何志裕主任与李殿斌主任术中
警惕“迟发”信号:成年才显露的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并非儿童专属。像邹女士这样,较小的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可能在儿童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直到成年甚至中老年,因心脏长期代偿功能下降才被发现。
因此,如果大家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切勿简单归咎于“年纪大了”或“劳累”。它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建议及时来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
“并不是出现胸闷、气短就要担心有心脏病。”李殿斌解释,胸闷、气短症状还可能由焦虑情绪等很多因素造成,因此,对于这些症状,大家要引起重视,但不要过于担心。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筛查心脏结构异常的首选方法。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能提供更清晰、更确凿的证据。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的首选方法:
1.创伤小(仅大腿根部一个针眼);
2.恢复快(通常术后1-2天可下床);
3.效果立竿见影,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看完以上科普
大家不必过度担忧
如有症状
可关注以下名医出诊信息
及时就诊
防患于未然
👇
出诊地址
专家介绍






                    无障碍沟通
                
                    简体
                
                    智能问答
                
        

                    
                    
                    
                    
                    
                
                                粤公网安备 4404920200000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