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沟通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搜索
搜索
手机版 电脑版
暑气渐浓,如何优雅地“熬”过盛夏?
来源: 横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7-08 字体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今年的小暑节气始于阳历的7月7日,到7月21日结束。
  

  小暑养生 
  

  避暑

  7月暑热之气盛行,若侵入人体可能引发中暑,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等。

此时进行户外活动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做好防晒,少量多次补水

  

  避寒

  贪凉饮冷无度,伤害脾胃,就会导致疾病。在空调房内穿着露脐、露腰的上衣和短裙短裤,也容易造成风寒邪气侵袭。夜间休息时,室温不可过低,做好腹部的保暖
  

  避湿

  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服。不宜在泳池或浴缸内长时间浸泡、洗浴。

  

  小暑饮食 

  

  多吃面食

  “以热制热”法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此时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的汤面,淋漓地出一身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且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饮羊肉汤

  中医学认为,夏天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与《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相契合的。
  

  黄瓜茄子来解暑

  凉拌黄瓜、茄子是川人小暑时节的最爱。《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有解毒消肿,生津止渴作用。

 《本草纲目》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

  

  常吃藕和绿豆芽

  莲藕脆而微甜,可生食也可做菜。藕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在清咸丰年间还被钦定为御膳贡品;生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的功效;熟藕能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


  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

  

  运动防中暑 

  

  在小暑高温天气中,人体本身的热量消耗就很大,所以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运动。

  游泳是全身运动,是健身的好措施,适合在夏天进行,不仅能锻炼身体、防暑消夏,还能增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

  散步是老年人最适宜的体力活动,有时间就坚持,可以驱走疲乏。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最合适。也可在家中做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

    

  穴位养生 

  

  神门

  


  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凹陷处。在腕关节的掌侧,小指末端延伸可摸到一突起圆骨,该圆骨下方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操作方法:用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胀、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左右腕各掐按1~3分钟,先左后右

  

  劳宫

  


  位于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按压有酸痛感。劳宫穴可清心泄热,是治疗中暑、心痛烦闷的要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胀或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左右手各掐按1~3分钟,先左后右

  

暑气渐浓

蝉鸣悠长

小暑已至

万物正用最热烈的生长

回应着盛夏的邀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