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沟通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搜索
搜索
手机版 电脑版
琴澳协同加速,“横琴・菁彩说”见证澳门青年与合作区的双向奔赴
来源: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 发布日期: 2025-11-06 字体

走进片仔癀国药堂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亲手缝制经络锤感受匠心传承

聆听优秀澳门青年

畅谈跨境执业与创业故事

  

  11月4日,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主办、珠海大横琴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47期“横琴・菁彩说”横琴片仔癀国药堂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澳门青年在合作区的中医药文化传承路”,生动展现琴澳中医药文化的融合图景。活动吸引线上线下共837人次参与,参与者包括琴澳两地的居民、青年及中医药行业人士。

  

  

沉浸式体验:

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区别于传统单向输出讲座,本次活动以“体验+分享”模式,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典籍。

  

  参与者分两路开启中医药探索“旅程”:一组在经络锤制作体验区,亲手制作经络锤,感受匠心技艺;另一组在片仔癀国药堂展厅,探寻百年足迹,解读其文化传承的密码。

  

   

  “亲自上手感受、身临其境参观,比单纯听课理解的印象深刻太多了。”


  一位澳门青年的感慨,这种“动手实践+实地探访”让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变得亲切可感。

  

干货分享:

青年故事里的发展机遇


  分享环节,两位澳门青年嘉宾的亲身经历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横琴片仔癀国药堂执行董事林子翔,虽有法学背景,却跨界深耕中医药领域。自2020年扎根合作区以来,林子翔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国际交流、文创产业的融合

  


  “合作区政策红利不是抽象文件,是真真切切能降低澳门青年朋友创业门槛的‘神器’。”他以自身的经历向在场的观众讲述澳门青年在合作区的发展机遇。


  澳门注册中医师张倩君的故事则满含“民生温度”。张倩君成长于中医世家,父亲是澳门资深中医师,从小耳濡目染,让张倩君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1年,张倩君获得了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成为首批在横琴执业的澳门医生之一

  


  “在合作区出诊,能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生活习惯和养生习惯的患者,让我能够从更多角度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从而给出更全面的诊断。此外,在合作区工作,也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多地认识内地最新医疗体系、技术和设备,与内地专家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她的真切感受,正是合作区促进澳门医疗人员跨境执业成效的生动体现。

  

政策落地:

打通跨境执业“堵点”


  2023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发布以来,为澳门医疗人员在合作区执业提供更便利方式,符合条件的15类澳门医疗人员可通过注册并取得执业证书,便可在合作区范围内提供与其资格认可证书相符的医疗服务。截至2025年9月,累计有185名澳门医疗人员完成执业注册。


  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在促进琴澳医疗融合发展也持续发力,加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新院区建设,设立粤澳医疗综合性技能及理论培训基地——“琴澳医疗卫生培训基地”,澳门医疗人员参与基地培训可纳入医疗人员CPD学分计算,琴澳两地已建立跨境转诊、跨境转运机制,实现跨境医学影像结果互认。

  


  10月3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合作设立的“琴澳联合专科门诊”正式挂牌,标志着琴澳疗一体化进程迈向新阶段

  


  

  “在合作区坐诊和澳门几乎没差异,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张倩君在合作区跨境执业的经历,成为民生融合的鲜活例证。

  

思想碰撞:

共绘琴澳发展新图景


  本场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澳门青年就业暂行办法》的政策宣讲环节,向澳门青年和企业讲解最高可享受36个月就业补贴、企业聘用奖励等支持举措。

  


  

  不少参与者围绕中医药创业合作、跨境执业等内容与现场的工作人员、嘉宾进行了热烈交流,让“横琴・菁彩说”从琴澳青年的活动交流平台升级成为资源对接的“桥梁”。

  


 

未来

合作区民生事务局

将继续依托“横琴・菁彩说”

聚焦琴澳居民关注的民生领域

为两地青年搭建更多跨界对话桥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