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随着一声令响
十五运会赛艇比赛正式开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
在广州市广东国际划船中心挥桨逐浪
人群中
澳门青年朱铭琨格外醒目
他不仅是
横琴天沐赛艇会的联合创办人
更首次以运动员身份站上全运会赛场
带着从横琴天沐河沉淀的力量
追逐藏在桨与浪里的赛艇梦想

朱铭琨与赛艇的故事,始于大学时期的一份热爱。那时,他因兴趣结缘赛艇,一步步进入澳门代表队,代表澳门参加各大赛事。当时澳门的训练场地有限,经由朋友推荐,他将目光投向了与澳门大学一墙之隔的横琴天沐河。这里直道距离超过6公里,十分适合赛艇运动,将训练放在天沐河之后,朱铭琨也萌生了在天沐河推广赛艇运动的想法。2018年,朱铭琨与来自内地的伙伴陈志鹏共同创立了天沐赛艇会。
“使命感和归属感,是我备战十五运会最足的底气。” 朱铭琨的语气里藏着坚定。对朱铭琨而言,这里不仅是赛艇会的“家”,更是他代表澳门备战十五运会的绝佳训练场地。“横琴天沐河有适合打磨1500米比赛项目的直道,能模拟真实赛事的水流与风向,让我更好地反复锤炼高功率输出的稳定性,这是澳门短航道做不到的。”朱铭琨直言。

备战十五运会的日子里,朱铭琨将时间切割成精准的“训练块”与“教学块”。每周,他要固定带领横琴青少年赛艇队开展水训,还要为澳门科技大学赛艇队答疑指导,遇上赛事临近,还得加课帮队员查漏补缺。
即便教学排得满满当当,朱铭琨从未耽误过自己的备战:早上七点前,朱铭琨会到天沐河完成第一堂训练课,中午利用午休后的间隙加练,下午两点半到七点的教学结束后,再复盘当天的技术动作。“一天两练是常态。”朱铭琨表示。

对朱铭琨来说,十五运会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教学反哺”的契机。过去几年,朱铭琨带领横琴青少年赛艇队拿过不少奖牌,而这次亲身征战全运会,他已在心里规划好了 “课后作业”。
“要把全运会‘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备赛逻辑,拆解成适合青少年的训练模块,比如把赛道标准融入日常练习,让孩子们提前感受大赛氛围,以后站上赛场就不会慌。”朱铭琨说。

谈及对十五运会的期待,朱铭琨的目光落在天沐河的远处。“这次全运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窗口,能让我看到其他选手的备赛节奏。比如有人一天三练,有人专攻细节,这些都能帮我找到差距、明确方向。” 而这份交流的意义,远不止于个人。朱铭琨期待,赛后能推动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赛艇交流,用训练营、对抗赛打破地域隔阂。“三地运动员语言、文化有差异,但对赛艇的热爱是相通的,多比一比、聊一聊,大家才能找准自己的奋斗节奏。”

随着天沐河的薄雾逐渐散去,阳光洒在水面上,朱铭琨训练时留下的水痕,在波光中渐渐舒展。对他而言,十五运会的赛场不仅是逐梦的舞台,更是向外界展示琴澳体育融合的名片。
“好好比,把横琴赛艇的名字打出去,比成绩更重要。”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叮嘱,也是一位澳门青年以赛艇为桥,连接琴澳、拥抱未来的赤诚告白。

11月10日
朱铭琨将出战
男子轻量级单人双桨决赛B组比赛
让我们共同为运动员加油!
无障碍沟通
简体
智能问答


粤公网安备 4404920200000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