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环岛东路一尘不染;夜色渐深,智慧平台依然闪烁——这是一场与赛事同步的环卫保障战役,也是横琴交给十五运的“洁净答卷”。
岭南十一月,碧空如洗。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赛事、网球赛事在横琴激烈上演,一场同样精彩的环卫保障战役也在同步进行。从自行车赛道的“静默洗礼”到网球中心的精细化保洁,从接待酒店的专业消杀到全域环境的智慧管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以创新之智、专业之姿、精细之功,为这场体育盛会注入了别样的“洁净动能”。在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下称“合作区城规建局”)的统筹指挥下,一套集智慧调度、人机协同、专业作业于一体的环卫保障体系全速运转,实现了“赛事精彩、环境优美、保障有力”的庄严承诺。

统筹谋划,构建赛事保障“指挥中枢”
合作区城规建局将十五运环卫保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建立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

面对赛事规格高、保障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合作区城规建局专门成立了环卫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环卫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通过“分片区、分时段、分重点” 的精细化管控策略,确保各项环卫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环卫保障的全域覆盖和全程管控。
特别是在赛事核心区域,合作区城规建局创新实施了“三级巡查”机制,通过局领导带队巡查、业务部门日常检查、专业单位自查自纠,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形成了严密的质量控制闭环。

赛事保障期间,合作区城规建局每日统筹调配多类型环卫作业车辆设备82台,共投入专业保障人员275人,其中,垃圾清运人员24人,清运车辆15台,垃圾清运量日均约140吨,全面保障赛事期间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人机协同,打造高效响应“立体网络”
面对赛事路线长、保障点位多、标准要求高的挑战,合作区城规建局充分发挥智慧环卫平台的“中枢”作用,构建起精准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将自行车赛道、网球中心、接待酒店等关键节点全部纳入平台重点监控范围。系统根据赛事日程,在赛前、赛中、赛后等关键时间窗口,智能调度作业资源,实现保障力量与赛事节奏的精准匹配。


在保障实践中,合作区城规建局创新采用“自动驾驶常规巡检+快速应急响应”的人机协同模式——由23台自动驾驶环卫设备负责日常巡检,在日常作业中通过传感器实时识别并处理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上的障碍物或新增垃圾。与此同时,8台平板车与20人快速应急队伍组成机动力量,确保责任区域内问题10分钟内快速处置。这种“机器主力+人工精锐”的配置,既提升了作业效率,又保障了处置效果。


在垃圾清运人员调度方面,则创新实施“分阶段动态排班”机制,匹配赛事节奏实现“错峰作业”。在赛前集中清运阶段(2:00-5:00),组建18人专项清运组,调配5台小型压缩车与4台大型压缩车,按“重点区域优先”原则分片作业;赛事限行阶段,拆分轮岗人员,确保作业连续性;赛后恢复阶段,抽调8人组成应急小组,实行“2小时快速集结”机制,确保赛前集中攻坚、赛中精准保障、赛后快速恢复,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人员配备科学、作业衔接有序。
专业运作,实现多场景“精准施策”
针对赛事保障的不同场景需求,合作区城规建局制定了极为精细的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最重要的自行车赛道保障中,投入大型专业作业车辆24台,一线作业人员58人,开展“深夜清洗+拂晓清扫”的“静默洗礼”。在赛前夜的12点前完成赛道深度清洗,在比赛日凌晨5点前完成全面清扫,确保路面在开赛时处于绝对洁净状态。


针对赛事接待酒店,专业消杀团队采用了“空间喷洒+滞留喷洒”的科学模式。投入8台高压冲洗车和10个手提式喷雾器进行快速空间消杀,同时使用专业药剂对酒店周边的绿化带、墙体等蚊蝇栖息地实施滞留喷洒,既快速降低虫害密度,又形成长效防护屏障,为运动员和来宾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这种专业化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将环卫服务从“环境清洁”提升至“健康保障”的更高维度。
应急保障,筑牢全天候“安全防线”
为应对赛事期间各类突发情况,合作区城规建局建立了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设立24小时应急指挥专班,配备专用车辆和设备,实行全天候值班备勤。科学调配作业力量和设备资源,在重要点位预先部署应急力量和设备,确保快速响应。通过“定人、定岗、定责”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责任明晰、衔接有序的工作格局。


同时,在垃圾中转站部署1辆小型压缩车+2名清运人员组成“应急小组”,实行“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通过构建跨区域支援网络,明确各区域清运的“支援优先级”,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比如出现垃圾瞬时堆积、作业异常中断或特殊需求响应时,能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开展处置。

“我们建立了三级应急响应机制,针对不同级别的突发环境问题,分别制定处置流程和时限要求。”合作区城规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赛事期间,所有应急保障人员统一驻守待命,确保随时拉得出、用得上。”

从智慧平台的精准调度,到人机协同的高效作业;从多场景的专业保障,到全天候的应急响应,合作区城规建局建立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用实践探索出了一套“智能驱动、专业精细、快速响应”的大型赛事环卫保障新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型活动环卫保障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为今后大型活动提供了借鉴,也为合作区的日常环卫工作树立了新标杆。
当最后一名自行车选手冲过终点线,横琴环卫的保障工作仍在继续。横琴环卫人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的这份“洁净答卷”,不仅写在洁净的赛道上,更印在每一位参赛者和观众的体验中,展现了合作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创新成果,为“活力湾区”增添了新的注脚,也为合作区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