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合作区启动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环岛南路生物多样性调查、陆生野生动物救助及野生动物(鸟类、两爬和兽类)巡护、监测和科普宣传等项目工作,新发现野生植物208种,其中新发现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黑桫椤、山橘、土沉香、野茶、软荚红豆、凹叶红豆、胀荚红豆7种,合作区野生植物总记录增加至599种。新发现野生动物26种,其中新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凤头蜂鹰、仙八色鸫、白斑军舰鸟 、白琵鹭、花脸鸭5种,横琴鸟类总记录增加至214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总记录增加至268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一级:
(1) 小灵猫

小灵猫的被毛滑顺细软,有着明显的斑点、斑纹和条纹,也有鼠灰色、深棕色、灰棕色等颜色。小灵猫性格温顺,善于爬树和跳跃,是非常灵活和敏捷的。小灵猫主要食用鼠类、松鼠、小鸟、蜥蜴、昆虫及其幼虫、植物果实等。
(2)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长嘴扁平如汤匙状,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和海边芦苇沼泽地带。单独或聚小群在水域岸边浅水处活动。性沉着机警,以小鱼、虾、蟹、昆虫、昆虫幼虫以及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
(3) 黄嘴白鹭

夏季嘴橙黄色,眼线蓝色,脚黑色但脚趾黄色,冬季嘴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眼线黄绿色,脚黄绿色。栖息于海岸峭壁树丛、潮间带、盐田以及内陆的树林、河岸、稻田,以鱼、虾和蛙等为食,有结群营巢、修建旧巢和与池鹭、夜鹭、牛背鹭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
二级:
(4) 欧亚水獭

欧亚水獭上半身是棕灰色,腹部及喉咙是灰白色,身体较长且看起来圆滚。多穴居,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善于游泳和潜水,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食性较杂,
(5) 黑鸢

黑鸢是鹰科、鸢属的一种中型猛禽,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飞翔时翼下左右各有一块大的白斑。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白天活动,常单独在高空飞翔,主要以鱼、蛙、鼠类等腐肉为食。一般通过在空中盘旋来观察和觅找食物。
(6) 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 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头、后颈、上背棕赤色。通常沿河流、稻田中的沟渠、稀疏丛林、城市花园、鱼塘和海滩狩猎。完全是肉食性,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7) 褐翅鸦鹃

褐翅鸦鹃成鸟通体除两翅、肩和肩内侧为栗色外全为黑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林缘灌丛、稀树草坡、草丛。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还吃一些杂草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
(8) 蛇雕

蛇雕头顶具黑色杂白的圆形羽冠,覆盖后头。身体大部分为暗褐色,羽端具白色羽缘。多成对活动。栖居于深山高大密林中,喜在林地及林缘活动,在高空盘旋飞翔,发出似啸声的鸣叫。以蛇、蛙、蜥蜴等为食,也吃鼠和鸟类、蟹及其他甲壳动物。
(9) 鹗

鹗是一种中型猛禽。头部白色,上体为暗褐色,下体为白色。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或开阔地,尤其喜欢在山地森林中的河谷或有树木的水域地带活动。主要以鱼为食,有时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鸟类等其他小型陆栖动物。
(10) 虎纹蛙

虎纹蛙常生活于稻田、沟渠、池塘、水库、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以捕食蝗虫、蝶蛾、蜻蜓、甲虫等昆虫为主,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