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环保活动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每年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旨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唤起大家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我们身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它是各类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它就是拥有“地球之肾”称号的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拥有涵养水源、蓄水防洪、气候调节等功能。



  湿地离我们很近,我们应该对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从今天开始“横琴湿地”公众号发起“全国生态日·湿地保护专题周”活动一起关心湿地。

  第一期|征集湿地相关问答(8.7-8.15)

  你想了解关于湿地的哪些?在8月7日-8月11日期间可以向“横琴湿地”公众号后台发起针对于湿地的提问以及任何你对湿地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包括:

  Q:湿地的功能

  Q:湿地与气候的关系

  Q:湿地与物种的关系

  Q:如何参与湿地保护

  Q:湿地的动物、植物。

  问题将由湿地保护专家——詹肇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进行解答。答案将在8月15日通过“横琴湿地”公众号推文进行公布。

  第二期|湿地打卡活动(8.15-8.22)

  征集在湿地拍摄到的物种图片,9月1日公布入选的湿地物种图片,入选者可领取湿地文创品一份!

  在活动开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吧。


  二井湾湿地公园位于珠江入海口,珠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在磨刀门水道淤积,使海岸逐渐升高,岸线向外延伸,形成典型的滨海滩涂地貌。公园总面积316.76万平方米,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



  二井湾湿地公园一期总体呈现星罗棋布的生态岛形态,二期为桑塘地貌。总体以咸水沼泽为主。红树林带、蕉林和人工林,生境多样,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鸟类15目39科117种:白鹭、普通鵟、八哥等。



  鱼类11目21科37种:花鰶、花鲈、真鲷等。



  红树20余种:木榄、秋茄、黄槿、桐花树等。



  还有众多哺乳类动物,其中以欧亚水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代表。

  近年来随着水质的改善,湿地还季节性地出现了大量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湿地保护专题周正式开启!想了解的,我们来告诉你
时间:2023-08-07 16:00:21 来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每年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旨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唤起大家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我们身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它是各类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它就是拥有“地球之肾”称号的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拥有涵养水源、蓄水防洪、气候调节等功能。

  湿地离我们很近,我们应该对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从今天开始“横琴湿地”公众号发起“全国生态日·湿地保护专题周”活动一起关心湿地。

  第一期|征集湿地相关问答(8.7-8.15)

  你想了解关于湿地的哪些?在8月7日-8月11日期间可以向“横琴湿地”公众号后台发起针对于湿地的提问以及任何你对湿地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包括:

  Q:湿地的功能

  Q:湿地与气候的关系

  Q:湿地与物种的关系

  Q:如何参与湿地保护

  Q:湿地的动物、植物。

  问题将由湿地保护专家——詹肇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进行解答。答案将在8月15日通过“横琴湿地”公众号推文进行公布。

  第二期|湿地打卡活动(8.15-8.22)

  征集在湿地拍摄到的物种图片,9月1日公布入选的湿地物种图片,入选者可领取湿地文创品一份!

  在活动开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吧。

  二井湾湿地公园位于珠江入海口,珠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在磨刀门水道淤积,使海岸逐渐升高,岸线向外延伸,形成典型的滨海滩涂地貌。公园总面积316.76万平方米,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

  二井湾湿地公园一期总体呈现星罗棋布的生态岛形态,二期为桑塘地貌。总体以咸水沼泽为主。红树林带、蕉林和人工林,生境多样,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鸟类15目39科117种:白鹭、普通鵟、八哥等。

  鱼类11目21科37种:花鰶、花鲈、真鲷等。

  红树20余种:木榄、秋茄、黄槿、桐花树等。

  还有众多哺乳类动物,其中以欧亚水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代表。

  近年来随着水质的改善,湿地还季节性地出现了大量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湿地保护专题周正式开启!想了解的,我们来告诉你亮点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