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横琴的周末太会玩!

来源: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南方周末 发布日期:2025-09-03

1栏目banner图.jpg  上传文件 (6).jpg

  簇新的建筑群,宽阔的大马路,讲究的设计感,敞亮的空间美——当人们在白天的横琴岛游移,总会心生对这座城市的好感。摄影师邓卫芳便是如此,她特地带上专业摄影器材来参加第三届横琴荷花节,“横琴的建筑很庞大很漂亮,配上马路、绿化的城市规划,我感觉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样。”她说。因善于捕捉横琴的独特之处,邓卫芳曾在摄影大赛上获得一等奖。无论来多少次,她都会感慨这里的城市规划和自然风景。

  在她的镜头里,有一个城市景观最为特别。“我经常给朋友安利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二井湾),那里有个绝佳的欣赏日落的地方,堪称‘横琴最美日落打卡点’。”邓卫芳说道。

  占地约为3.2平方公里的横琴国家湿地公园,是横琴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许多专门从澳门或大湾区其他城市过来的游人,都会来这里感受自然带来的野趣,搭起帐篷露营,铺好垫子野餐,体验着白天玩艺满分的横琴。

2 二井湾湿地公园观赏落日.jpg

市民们在湿地公园欣赏落日

  跟随镜头里的“最美日落”,天色缓缓沉入海平线,黑夜轻柔地笼罩横琴。

  然而,这座城并未因夜色而停歇——灯光次第亮起,将白日的蓬勃延续到另一段篇章。横琴的“夜经济”越来越丰富多彩,从曾经的大型烟花、美食节、无人机和水舞光影秀,到近年汇集美食、文创、萌宠互动、桌游等多元业态的“理想周末生活节”,人们在横琴的夜色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和体验。

  2023年启幕的横琴天沐河盛夏音乐会便是个绝佳的例子。每年夏天,连续几个周末的夜晚,主办方都会在天沐河畔的绿地上搭建小型舞台,邀请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歌手、乐队等艺人登台演出。在澳门读大学的李同学(化名),几乎场场不落。熟悉的港台歌手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即便有时演出阵容陌生,也不妨碍她将之作为周末消遣。

  “坐在草地上吹风听歌真的很舒服,有时候还能挖掘到不认识的宝藏歌手。而且,这里的户外椅和气垫床都可以现场租赁,还有免费的接驳专线,几乎是拎包就能‘看演出’了。”李同学说。 

3草坪音乐会.jpg

横琴天沐河盛夏音乐会上,大家坐在草坪上看演出

  澳门本土歌手郑少华,正是李同学在今年的横琴天沐河盛夏音乐会上“种草”的歌者。他以《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场,觉得这首歌也很适合作为横琴的城市BGM。“我最钟意唱歌,同时也是舞台剧演员和主持人。两年前我到横琴演出过,发觉音乐节的氛围越来越好了,还多了一些熟悉的朋友仔特意来支持我。”尽管因台风多雨弄脏了鞋子,郑少华仍然语带兴奋。

  同台压轴演出的香港歌手泳儿则感慨,能在大自然里演出是一种心灵疗愈,并称横琴是“属于周末的”——白天骑行,晚上观演,是充满绿意的美满。有人席地而坐,听着歌打拍子,有人直接把饭桌搬到草地野餐,有人边听歌边散步。音乐与自然的融合,使横琴的夜晚自由生长出一种松弛感。

  从澳门搬到横琴已有六年的澳科大助理教授李申儒和妻子黄圆同样感受到夜晚的精彩,他们惊喜地发现,以往只能在澳门欣赏的室内乐音乐会,如今在横琴文化艺术中心也能体验到。

  主题为《濠江风采》的室内乐音乐会,能让人亲切感受提琴、双簧管、巴松等乐器的对话,这是充满东方诗意的古典乐听觉享受。“横琴的基建为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黄圆认为。这座以玻璃幕墙打造的文化艺术中心,为横琴的艺文生活增添了不少古典文艺气息。

4横琴文化艺术中心航拍.jpg

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包含图书阅览、文化演艺、多功能展览“三大中心”

  在充满曼妙旋律和轻快节奏的夜里,人们的感官被悄然唤醒。横琴的夜,仿佛是白日的延伸,耳朵首先收获了满足,带来对城市夜色最直接的感知。

上传文件 (8).jpg

  听觉舒展过后,不妨调动其他感官,深入探索横琴。视觉上,让眼睛追逐着精彩纷呈的剧场和展览;触觉上,手指触碰市集活动的温度和热情;鼻尖打开嗅觉,捕捉地道美食飘来的香气;唇齿带动味觉,品味夜宵江湖里的浓烈滋味。

  横琴的视觉体验,动静皆宜。已在澳门举办七届的《生生不息 艺术作品展》,今年以《生生不息 边界·探索》为主题亮相横琴天汇星艺术空间。这场由澳门自闭症协会主办的展览有着特殊的意义——展品来自自闭症青少年及儿童创作的两百多份作品,涵盖国画、流体画、陶瓷等。

  策展艺术家张玉廉介绍:“我们响应横琴政府‘一展两地’政策,促进琴澳两地文化交流,在横琴免费向公众开放,希望能让更多人看见特殊小朋友的艺术天分。”

  展览空间里的静态作品,也涌动着创作者奔放的创意,在观展的过程中,感官体验随之流动。

  视觉之外,听觉同样在横琴得到满足。出演开心麻花剧场《疯狂理发店》(粤语版)的澳门本土话剧演员胡舜杰,刚刚结束在横琴连续三场的演出,他直言:“这是开心麻花首部粤语沉浸式喜剧,大家来横琴记得要‘擘大我哋只眼’(睁大双眼)看剧,同时也看看城市的变化。” 

5胡舜杰个人照.jpg

胡舜杰在开心麻花演出现场接受采访

  妆容精致的胡舜杰,随时能进入专业演出状态,他道出了这部有悬疑色彩的喜剧的亮点——剧中融入了不少琴澳及大湾区城市的生活细节,再加上一些俚语或歇后语的粤语特色台词,并设有角色和道具打卡互动区,让观众聆听到粤语文化的别样呈现,被现场同频的笑声和欢呼声感染,感受琴澳之间的微妙连接。

  触觉的趣味,在横琴从不缺席。6月刚完满落幕的2025“澳门·横琴艺墟”,四天便吸引了近4.2万市民游客。在这里,能触摸感受来自港澳以及东南亚国家多达70个品牌的文创产品,人们摩挲着创意十足的匠心手作,收获了满满的趣味。新开馆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则提供另一种触感:馆内能探索中医药的东方秘境,馆外有琴澳中医药文化街市集嘉年华。人们以潮流时尚的方式触碰古老的中医药世界,养生健康与互动打卡同步畅玩。

  餐饮店“蚝大仙”的负责人贾瑞明(明哥),从澳门来横琴已经有七年,在五年前决定进军餐饮业时,是以他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商机。他随手捞起一只5两重的肥美生蚝,蚝壳虽然有点刺手,但他仍脸带笑意地说:“打边炉一流。”

6生蚝.jpg

横琴本土特色美食生蚝

  在横琴,明哥既嗅到了历史悠久的咸鲜风情,也抓住了文旅发展的饮食机遇。据说,早在明清时期,当地渔民就在海滩上捞取天然蚝苗,利用礁石和滩涂进行“滩蚝养殖”。“希望来横琴的人都能吃上有特色的本土味道。”明哥说。

  横琴的本土滋味从咸鲜嫩滑的生蚝,流转至香飘四溢的夜宵街,一场又一场嗅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在城市的角落轮番上演。“这里什么口味、菜系都能吃上!”住在横琴口岸附近的钱小姐(化名)边吃着滚烫的砂锅粥边说。

  散布在商业区、居民区的夜宵街,菜色琳琅满目:招牌生蚝海鲜、粤式大排档、炒锅、烧腊、云吞面、烧烤串、现做小吃……配上一瓶老板力荐的“澳门啤酒”,让夜宵桌上也实现了趣味的“琴澳共融”。

7横琴夜宵.jpg

热闹的横琴夜宵大排档

  横琴的味蕾之旅从街角飘来的炭火香开始,到海风里夹着蚝肉鲜收尾,每一步都踩准了滋味的坐标。

  芬兰著名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玛曾在书中写下:“我们应当通过耳朵、皮肤、鼻子和舌头来扫描我们所处的环境。”横琴的夜,不只属于听觉,还需要打开味觉、嗅觉、触觉与视觉的身体感受,延展出更立体、更明朗的城市游乐体验。

上传文件 (7).jpg

  横琴的玩艺娱乐生活,既有白昼的延续,也有黑夜的序章,更像是一场感官的再启程。耳边萦绕着澳门与横琴间流动着的音乐回响,眼底有两岸双城交织的璀璨灯火流转着,鼻尖捕捉到中葡美味食物的温热香气,舌尖记住了来自大海与炉火的双重馈赠,手心则紧握着城市的温度与人情。

  琴澳有各自的趣意生活,当两地的艺文、娱乐与风土人情,在横琴相遇、交融、生长,便能让人全身心地感受,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趣味,体悟这座城市的真诚与丰盈。当你走进横琴,在流动的感官长河里徜徉,定能同时收获double的惊喜玩艺,double的热闹精彩。

  “我在横琴double精彩”第二季街采正在火热,进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属于你的“横琴声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