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26万平米地块,「焕新」!

来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 发布日期:2025-10-04

  推土机的轰鸣唤醒了沉睡的土地,环卫工人的汗水浸润出片片新绿——在横琴,一场为十五运而战的地块整治攻坚战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容颜。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的临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静待八方来客。城市环境是赛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更是展示合作区形象的第一窗口。在这场迎赛攻坚战中,地块整治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市政管理署以其智能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多维攻坚体系,开展了一场从地表到空中、从传统到科技的全方位环境提升革命,为赛会保障筑起了一道坚实基底。

  PART 01  硬仗:26.4万平米的“焕新”工程

  城市闲置地块,往往是藏污纳垢、蚊虫滋生的卫生死角,也是环境整治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以最靓丽的市容迎接十五运,合作区市容环卫部门牵头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地块整治攻坚战。

image.png

  据统计,本次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整治地块面积达26.4万平方米。在保利国际广场北塔东侧、兴盛三道周边、向阳村、彩虹路等重点区域,昔日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土地和初绽的新绿。

image.png

  “整治的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回顾攻坚历程,一线作业单位负责人唐吕感慨万千。以向阳村等项目为例,整治工作远非简单的清扫搬运,其背后是极其繁琐的协调与沟通。“现场涉及在用供电管线、停用供电线杆、在用供水、村民自建山水管线以及多家运营商的通信管线,协调事项多达近20项。”

image.png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与居民的沟通。在清理居民自行种植的农作物、养殖的家禽以及堆放的杂物时,工作人员不能生硬处理,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反复劝导,从讲解基孔肯雅热的危害,到解读国土政策,再到宣传美化环境对提升生活品质的好处,一步步化解抵触情绪,最终边劝边清,才顺利完成任务。”唐吕说。

  PART 02  攻坚:672人次鏖战见证决心

  巨大的投入见证了攻坚的决心。项目累计出动人员672人次,各类车辆1100车次,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轰鸣作业,将堆积如山的各类垃圾彻底清运。

image.png

image.png

  “清理保利地块时下大雨,垃圾泡在泥里,又脏又沉,我们一锹一锹挖,手上都磨起了泡。但看到荒地变绿地,心里特别自豪,为十五运作贡献,再累也值!”一位参与整治的环卫工人回忆道。

image.png

  为防止问题回潮,整治后的地块已全部纳入市政日常管养体系,并建立了联合巡查上报机制,联合执法、国土等部门对偷倒垃圾、违规种植等行为进行及时发现与处理,同时协调村委加强宣传,从源头上转变居民观念,守护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这批地块的“焕新”,直接提升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规范了城市空间秩序,为赛事营造了绿美宜居的视觉与体验氛围。同时,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也极大地降低了蚊媒疾病传播的公共卫生风险,为赛会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image.png

  站在保利国际广场北塔东侧,不久前还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闲置地块,如今已铺上整齐的草皮,在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片26.4万平米的土地见证的,不仅是一次环境整治的胜利,更是合作区为迎接国家级赛事所做的精心准备。从“硬骨头”到“新名片”,合作区在地块整治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多方协调破解治理难题,温情沟通赢得群众支持,长效管护巩固整治成果。 这些经验不仅为十五运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更展现了合作区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新水平。

  随着一批批闲置地块的“华丽转身”,合作区正以最美的城市容颜、最优的赛事环境,静待十五运的到来,向全国展示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