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岸,看似是有形的关闸,实则无形地连接着琴澳两地。
对许多人而言,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更是双城之间的关键纽带。人们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穿行于两地——或享受独特的生活,或迎接工作挑战,或寻找丰富的学习机会。
这些可能性共同扩展了我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更多机遇。有人将心爱的宠物带往横琴,安顿好新的生活;有人在横琴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了生活的边界;还有人通过跨境的工作和学习,实现了双重成长,收获颇丰。
PART.01 既流动又融合 跨境求学工作脚步快
有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横琴月均有1.7万人出入境务工,约0.9万人跨境上学,这意味着,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跨越关口,穿梭两地学习和生活。

横琴口岸
来自澳门的执业大律师吴碧君,从小就读葡语学校、学习粤语,后来选择了葡文法律相关专业。了解到横琴对跨境律师的相关政策后,她来到横琴,成为了粤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律师,还担任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协会的副理事长。
在横琴,熟悉琴澳双城法律条文的吴碧君有着不小的优势,“因为横琴城市的多元化,导致人群构成除了本地人,还有许多港澳地区的企业家和居民,以及葡国等外国的企业家和居民,他们对法律有不同的认知基础,容易产生冲突,因此也就更需要我们。跨境律师可以站在理解双方处境和两地法律的中立位置,拆解出纠纷背后的源头。”

吴碧君律师
吴碧君表示透过“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协会,让更多澳门青年得以参与到横琴的跨境纠纷化解实务中,切实发挥其自身专业力量。她也在协会获得参与调解机会,例如一位澳门籍雇主未按内地法律规定解雇内地员工,导致该员工权益受损,故要起诉雇主。吴碧君居中调解后,双方发现由于两地对解雇的法律规定不同,但澳门籍雇主未全面考量相关规定,导致双方产生纠纷,在吴碧君律师释明两地规定的差异后,双方得以和解息诉。
吴碧君对此很是欣慰,并感慨这样的经历难得,是她过去不曾遇见的。
横琴正致力于打造趋同澳门及国际的宜居宜业法律制度环境,逐步完善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双城跨境执业的港澳律师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已有55名港澳律师在横琴执业。作为其中一员,吴碧君的工作连接大湾区、面向全球,在法律行业里有了更广阔的天空。
同样往来琴澳的,还有居住在澳门新街坊的皮肤科医生缪永锐。作为一名跨境的澳门执业医生,缪永锐每周会将时间一分为二,分别在琴澳两地工作。有时,他甚至在同一天往返两地,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凑:“比如早上我在横琴会诊,午餐时在澳门与专家开例会,之后又赶回横琴工作。”
像缪永锐这样跨境通勤的情况并不鲜见,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经“一线”横琴口岸出入境车辆217.29万辆次,同比增长了45.8%。其中,澳门单牌车142.89万辆次,占比超过65%。

横琴口岸里,往来通关的人络绎不绝
在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任职执勤五队副队长的姚韵介绍道,在实施分线管理后,澳门居民驾车往来横琴通关的平均时长现在缩短至100秒,车辆的整体通关效率提升了接近40%。
此外,横琴边检通过科技赋能、流程优化,先后促进了一系列便利通关政策落地实施。如“琴澳旅游团”参团人员7日内可以“团进团出”方式经横琴口岸多次往返横琴和澳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申请办理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签注,1年内不限次数往来澳门地区。这些便利政策都为内地居民赴澳门打造了便捷的通关环境。
横琴海关监管二科科长张曦则为我们科普了分线管理政策的独特性和先进性: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分线管理涵盖进出口税收优惠、通关监管创新等系列举措,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助力推动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张曦还分享了分线管理实施后的显著成效:“2024年3月1日实施以来,“一线”“二线”运行平稳顺畅,政策红利明显,琴澳一体化水平逐步提升。”

澳门居民携带宠物经横琴口岸新家园便捷通道快速通关
不仅如此,横琴的政策支持使得像缪永锐这样的澳门医生能够在横琴提供医疗服务。横琴正积极向澳门看齐,建设适合澳门居民的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同时也为医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缪永锐表示:“通过澳门这个窗口,我能接触到国外的治疗方法、进口药物等国际化资讯,而横琴的平台让我能够积累更多来自大湾区的病症经验。”他的跨境执业工作正不断突破界限,拓展职业的广度与深度。
在跨境求学方面,澳门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吴璐萍每天都乘坐轻轨到达科大站,单程只需30至45分钟。“早上9点的课,我大约8点出门。”她表示。刚刚开通的澳门轻轨“横琴线”,让频繁穿梭于琴澳之间的学生们拥有了更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
除了轻轨的选择,更多在琴澳双城间穿梭求学的莘莘学子,在2025年9月1日起,还可享受两地政府深化合作后正式推出的“琴澳跨境学生专车服务”。该专车试行“随车查检、免下车通关”的便捷通关新模式,服务范围覆盖了澳门27所学校。这不仅是口岸便利通关通勤的升级,更是琴澳民生融合的重要一步。
随着横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跨境而来,无论是个人的工作、学习,还是双城间建立的医疗、法律等专业服务平台,都在多元化的城市变革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双城之间的流动和融合,不仅丰富了两地的生活和工作体验,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属于琴澳两地的未来蓝图。
PART.02 是延伸也是交汇 双城生活趣味浓
在瞿伟刚家里,角落放着猫爬架,这是“挛毛强”和“哨牙珍”两只猫游玩的乐园。带着粤语特色的名字,是澳门人瞿伟刚根据宠物的外貌特点起的,有着特别的爱意。

瞿伟刚的爱宠“挛毛强”
回忆起一年前决定把两只宠物猫从澳门带到横琴,瞿伟刚表示这并不是一时兴起。他认为宠物也是家庭成员,当他在横琴安家,自然也想把家中三岁半的赛尔凯克猫也带过来。“之前有澳车北上,澳人北上,现在也有了澳猫、澳狗北上,以后可能还有澳龟北上。”瞿伟刚笑着解释。
至于宠物猫跨境的手续,其实并不复杂。据2024年3月相关通告,澳门居民可以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及宠物(仅限犬、猫)经横琴口岸进入澳门。“只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然后就能安排日子为猫狗植入晶片,方便过关时扫描确认身份就好。”瞿伟刚说,宠物主一般是一家几口开单牌车跨境,一起过关。
在横琴,有为犬猫免费接种狂犬疫苗的便民活动,有更大的草坪、宠物友好的商超。这些宠物有了更大的天地,去奔跑玩耍。
把宠物从澳门带到横琴,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距离的拉近,更是生活想象和幸福感的拓展。双城生活从日常的细节,延伸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认同里。
得益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可以携带鲜花、熟肉等涵盖生活所需的7大类300余种动植物产品进入横琴。据拱北海关统计,分线管理实施以来,截至9月30日,澳门居民已预约携带约1.26万批次相关动植物产品入区,其中经横琴口岸进境的宠物猫、宠物狗近600只次。
澳门人梁蔚珈则因为横琴的骑马场地更开阔,而把爱好“放在”这里。她通过一次马术训练体验,决定每周从澳门过关,到横琴练习马术。现在,她每周会来横琴骑马1-2次,驰骋于马场,感受如风般疾驰的快乐。

正在进行马术训练的梁蔚珈
“你觉得很简单的动作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比如要在马背上保持平衡地跑起来,我也差不多学了十个课时。这些都跟动作的细节和坚持的程度有关系。”由于场地宽阔,梁蔚珈时常想象自己是在草原里骑马奔驰,而横琴更是有着专业的马术训练团队,让爱好者能以系统的团队训练形式学习一种独立操作的运动,这是梁蔚珈以往未曾想过的。
生活在横琴,如果你并不像梁蔚珈那样有自己坚持的爱好,也能通过横琴的社区活动收获同样的精彩。
莲花社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口岸社区,主要为生活在横琴的澳门人打造社交活动平台,提供各类生活服务。
“最接近口岸的莲花社区,2万多居民里,有1/3是澳门居民,还有1/3是跨境学生,所以建立社区的初衷是为了给在横琴生活的澳门居民提供生活的便利。”莲花社区书记李永庆介绍道。
在莲花社区里,除了有专门针对长者的服务、针对就业人士的职业培训,还有茶艺、中草药、汉服等其他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参与。

莲花社区举办的汉服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在横琴首个面向澳门居民的综合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里,各项便捷的民生设施已落地投用,将澳门的公共服务与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地延伸至横琴,为居民打造出趋同澳门的一体化生活场所。
这里设立了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提供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12个部门近70项服务,为居民提供琴澳“同城化”的办理政务体验;还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个在内地设立的卫生站,超290种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获批在此使用,澳门居民能在这里享受到趋同澳门的免费医疗服务。
日常的生活场景,串联起横琴与澳门两地,滋养其间的温情与活力。无论是宠物在横琴新家自在嬉戏,还是骑马爱好者在广阔场地尽情驰骋,双城生活不再只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一种生活半径的扩展和情感的交汇。它让人们在熟悉与新鲜之间找到平衡,也让两座城市的故事,继续在彼此的生活气息中生动延伸。
PART.03 双城生活有着double的精彩
在横琴与澳门之间,那道关闸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边界,而是一条有温度的河流,承载着无数穿梭其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有人在晨光中跨越它,去迎接新的机遇;有人在暮色下带着宠物归家,只为把家的热闹延续到另一端;有人在工作日乘坐飞快的轻轨,让学习生活无缝衔接;有人周末到访,把兴趣爱好安放在横琴。
双城之间的流动,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让情感在生活的交汇中生根发芽,让琴澳相互延展出愈加辽阔而美好的未来。
琴澳双城,有double的生活方式,也有double的多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