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背后,网球赛场还有这些「小海豚」 | 一起向全运

来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5-11-21

  11月20日,十五运网球男子、女子单打决赛相继落下帷幕,吴易昺、朱琳两位选手凭借出色发挥力克对手,成功摘得金牌。

  比赛现场,阵阵欢呼响彻横琴国际网球中心。当一颗颗凌空飞跃的荧光绿网球落地,人们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被一群身着蓝白色T恤的“小海豚”所吸引,他们就是保障赛事顺畅运转的球童,来自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的陈宇涵正是其中一员。

  01  结缘十五运 以志愿初心赴球童之约

  “作为网球专项学生,能在家门口参与这样高规格的赛事,从观众变成服务者,这份经历太珍贵了。”回忆起入选十五运志愿者的契机,陈宇涵依然难掩激动。

  2024年12月,得知学校启动十五运志愿者招募,一直关注体育赛事的陈宇涵第一时间报名。经过面试、笔试和多轮培训,原本冲着赛事服务而来的他,意外获得了球童选拔资格。

  这个在网球赛事中至关重要的角色,让陈宇涵既惊喜又倍感压力。为了胜任这份工作,陈宇涵提前恶补网球竞赛规则和球童文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捡球、传球的标准动作。

  今年8月,广东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作为十五运测试赛在珠海举办,陈宇涵主动报名参与,提前熟悉场馆氛围和服务流程。“测试赛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应对突发情况不够果断,体能也有待提升。”赛后,陈宇涵针对性地加强体能训练,还和其他球童伙伴模拟各种突发场景,打磨应急反应能力。

  中国网球名将们的精神,成为支撑陈宇涵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2024年奥运会期间,刚结束高考的陈宇涵见证了郑钦文夺金、王欣瑜与张之臻摘银的荣耀时刻。“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劲头,还有场下的谦逊有礼,一直激励着我。”这次十五运,他近距离接触到王欣瑜、张之臻等名将,对方对志愿者的礼貌回应和对比赛的专注,让陈宇涵更加坚定了做好服务的初心。

  02  赛场“螺丝钉” 以专业担当护比赛顺畅

  十五运正赛期间,陈宇涵被分配在中心场服务,从11月9日到20日,他每天要参与至少5场比赛,17日当天更是连续服务了7场,累计完成近50场赛事保障。

  球童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专业与耐力。比赛中,球童要精准快速地捡传球,为运动员打伞遮阳,及时清理场地异物,还要时刻关注场上动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19日的男单半决赛中,一记网球不慎飞出场外。陈宇涵迅速翻越场边围栏,向在场观众取回球,待该回合结束后立即返回场内,将球精准传递给运动员,全程并未影响比赛节奏。“我们是保障赛事顺畅运转的‘螺丝钉’,虽然不在聚光灯下,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陈宇涵说。

  近50场的服务经历,让陈宇涵对网球运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看比赛只关注胜负,现在才明白,一场精彩的赛事离不开每一个岗位的配合。”陈宇涵表示,经过这次赛事服务的磨砺,未来再遇到类似的大型活动,会更加从容自信。

  作为有测试赛经验的“老兵”,陈宇涵还主动扛起“传帮带”的重任。面对其他球童缺乏实战经验的情况,他和其他核心志愿者利用赛前赛后时间开展专项培训,分享应急技巧,通过以赛代练帮助团队快速磨合,遇到成员伤病便主动调整分工、互相补位,确保服务无缝衔接。

  十五运网球赛事的帷幕缓缓落下,但那段身着蓝白 T 恤、在球场上来回奔跑的时光,却在陈宇涵心中留下了一串温暖明亮的印记。未来,这个曾守护赛场的“小海豚”,将带着这份热爱与坚守,在网球的世界里继续奔赴,让青春在热爱中绽放光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