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财政司2026年主要工作计划发布,覆盖产业、民生、就业等多领域,有哪些新变化与你有关?速览重点。
11月21日,澳门立法会辩论2026年经济财政范畴施政方针,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在引介时指出,2026年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的关键一年,澳门必定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配合“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标“三个要看”要求,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提升澳琴一体化发展水平。
2026年经济财政范畴施政方针对于合作区明年工作重点作出了详细规划,涵盖基建设施、产业发展、招商引才、民生服务等各大领域,一起来了解。
PART 01. 打造重点项目和工程 提升合作区联通水平
建设澳门国际机场前置货站,在合作区完成航空打板、安检等工作,提升澳门国际机场的货运能力,争取于2027年投入运作;推进广珠(澳)高铁横琴段,以及高铁站至横琴口岸城市轨道接驳线建设,同步推进高铁建设配套工程,包括周边场站建设、市政道路提升改造等。
推进建设琴澳创新产业园,预留专门空间给澳门相关企业,促进澳琴工业一体化发展;做实做强中国-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中心,将加速引导相关经贸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在中心聚集并形成生态,提升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
推动商业办公楼宇的收储及改造,将把部分载体改造为产业发展空间,并探索将部分载体改造为酒店、公寓、商业等多元业态,通过“商改住”“商改保”,将部分载体转为人才房和保障房房源。

PART 02. 深化澳琴产业协同 释放两地发展动能
深化澳琴在旅游及会展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横琴申请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对象”;加强推广“澳琴·会展”品牌,合力竞投国际会展活动;打造微短剧拍摄基地,推动企业在合作区布局微短剧内容创作、拍摄制作、海外运营等业务。
创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推进琴澳创新产业园建设,承载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粤澳医药产品的生产转化功能,重点引导老牌澳资药企以及内地龙头中药企业通过“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布局高附加值大健康产品,同时招引内地知名中药企业开展创新药研发与经典名方二次开发。
积极参与完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体系,支持并推动合作区具资质的澳资银行参与试点;扩大双币种收单业务的试点范围,由“澳门新街坊”扩展至整个合作区内的商户。
深入拓展澳琴科技合作,联动澳琴两地参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中医药领域为重点方向,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PART 03. 精准招商优化营商 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持续开展澳琴联合招商,进一步宣传“投资在澳琴”标志,同时开展精细化招商,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把握“澳门+横琴”发展机遇,在澳琴两地开展业务。
助力澳门企业把握合作区营商机遇,完成“中小企业援助计划”“青年创业援助计划”“鼓励企业升级发展补贴计划”的优化及延伸适用至合作区的研究,以支持本地中小企到合作区拓展业务,鼓励澳门青年参与合作区建设。
加强企业与人才配套支持,设立专业化运营的安居平台,加大优质房源市场供应,吸引更多人才在合作区生活;推进“澳琴人才卡”计划,为持卡人及其家属在就学就医、住房保障、创新创业、通关便利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PART 04. 完善就业民生保障体系 共建宜居宜业家园
健全澳门青年就业支持体系,开展澳门青年在合作区就业、实习及见习专项计划,鼓励合作区头部企业招聘澳门居民;优化升级“琴澳居民招聘专区”,提供更加贴合澳门青年需求的岗位和服务。
做好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规划发展,于2026年将重点做好大学城一期的各项筹备工作;持续推动合作区“澳门子弟学校”实行澳门的教育制度,于2026年内完成兴建中学校舍,力争于2026至2027学年开办中学教育,同时扩大小学办学规模。
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医,推动更多澳门药物在“澳门新街坊”卫生站使用;推动养老跨境服务一体发展,拓展“澳门新街坊”的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和长者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并在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引入澳门标准及服务项目。

PART 05. 强化软硬基建联通衔接 促进澳琴融合发展
持续加强智慧口岸建设,研究推进“联合一站式”车道升级,实现“免刷证”通关;推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新型智能化口岸建设,研究在合适地点增设直接联通澳琴的新通道,推动“横琴单牌车”北上政策分批有序实施。
持续深化规则机制“软联通”,修订社保、央积金,以及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等相关制度,以进一步便利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工作和就业。
持续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包括实行“粤澳海关跨境一锁”货物监控模式,实施报关资料“单一窗口”申报机制,以及对获“认可经济营运商”(AEO)认证的企业提供通关便利。

PART 06. 优化管理体制 构建高效治理格局
强化合作区人员配置,面向澳门居民开展 2026 年员额制工作人员招聘; 选派更多澳门优秀公务人员参与合作区建设,并逐步扩大在岗交流的工作领域、人员数量、参与时长;继续开展澳琴公务人员共学活动和举办澳珠琴公务人员研讨班。
加快推动澳琴统计制度规则联通,制定澳琴产业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制度,丰富及完善可反映澳琴融合,以及反映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统计指标;持续与合作区统计部门合作进行澳琴两地民生调查,更好地了解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的生活及就业情况。

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澳门经济财政范畴2026年财政年度施政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