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横琴《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印发,规划期至2029年,从多维度系统部署合作区产业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梁立芳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下称《产业规划》)总体目标、发展原则、亮点等方面展开深度解读,一起来看看。

《产业规划》作为合作区成立后制定的首个全面而系统的产业发展蓝图,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使命,立足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落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对“四新”产业的战略部署,充分衔接《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的具体内容,紧紧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系统谋划“四新”产业落地发展路径。
PART 1 《产业规划》提出1个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营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PART 2 《产业规划》提出五大发展原则
一是实体为本,创新发展。坚持“招大引优”与“育苗培优”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二是琴澳一体,协调发展。聚焦与澳门关联领域,找准合作区产业发展重点,集聚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
三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培育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的业态和场景。
四是规则衔接,开放发展。立足“分线管理”的特殊监管体制,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五是协同联动,共享发展。琴澳联合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吸引新澳企、壮大新澳资,通过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PART 3 《产业规划》主要有五大亮点
01 突出“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
《产业规划》中67次提及“琴澳”,专门设置“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章节,充分衔接澳门特区政府最新的产业部署,系统部署琴澳一体化推动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重点政策。
02 “四新”产业重点领域聚焦
科技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重点发展中医药、食品及保健品等制度依赖型产业领域,推动澳门品牌工业集聚发展。
文旅会展商贸产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医疗旅游、文化创意和文娱业态、主题会展和国际会议,培育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离岸贸易等国际贸易新业态。
现代金融产业重点发展资产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澳门多元金融业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现代金融,积极开展跨境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跨境金融。

03 推动“澳门+横琴”新模式
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吸纳国际科研企业、人才、技术及资本集聚于琴澳。
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推进澳门中医药产品结合合作区资源深度联动发展。
联合推动更多的“一会展两地”项目、“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一赛两地”“一节两办”活动落地琴澳,提升合作区人气商气。

04 前瞻部署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产业规划》提出建设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建设琴澳创新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二期、红旗村文化创意园等一批产业载体项目,加快澳门国际机场横琴前置货站、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等一批澳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05 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环境
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四新”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产业规划》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从经营主体培育、高水平人才聚集、市场环境开放包容、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系列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并且将发挥合作区政策研究和规则衔接专责小组作用,创造有利于产业扩大发展的政策红利。